怎樣選擇防霉劑?怎樣判斷防霉劑好與壞?,防霉劑的種類很多,然而,能夠被廣泛使用的理想藥劑卻很少作為一種理想的防劑,它必須符合下列各種條件。
(1)高效,即抗菌效果優良。在工業材料及其制品中,只要添加或涂飾少的藥劑就能殺死微生物或抑制它的生長。在添加或涂飾過程中,常用的藥劑濃度為0.05~0.5%。
(2)廣譜,即對多種微生物有殺死或抑制作用。它不但對霉有作用,而且對細菌、酵母菌以及放線菌等各種微生物也有作用。另外,它不僅對霉菌(或細菌、酵母菌、放線菌等)中的一種或幾種菌有效,而且對其中的多種菌乃至全部菌有效。
(3)低毒,即安全性高。使用時,不影響人健康,不污染環境、水質。一般要求對動物的急性口服LD50(半致死劑量)在500mg/kg以上。對皮膚、粘膜、眼睛等無刺激性。另外,對試驗動物的亞急性毒性、慢性毒性、致性、致癌性等試驗也要符合衛生要求。
(4)長效,即藥劑的有效期長。能在半年,一年甚至更長一點的時間內不分解、失效。
(5)溶解性好,即根據使用要求,有的要求水溶性,有的要求油溶性,有的要求醇溶性或其它有機溶劑溶解性,在通常情況下,能夠滿足不同的要求。
(6)對光、熱、酸、堿等物理化學因素不起分解反應,穩定性較好。
(7)無色、無臭、無腐燭性等,這也是一般的工業材料或制品作用防霉劑時所必須考慮的方面。
(8)揮發性低,這是通常場合使用時所要求的,但也有利用其揮發性的特點來達到防霉目的的。
(9)能與材料或制品很好結合,均勻分布。但不致發生化學反應面改變藥劑性能或降低殺菌力。
(10)不影響材料或制品的性能和質量,這是必須考慮的問題
(11)價格便宜,貨源充足,便于推廣應用。
當然,要研制成篩選出完全滿足上述要求的防劑是困難的。每種藥劑都有自己的特點,可能在一些方面表現出長處,而在另一些方顯示出短處,實際選用時,可揚長避短,發揮兩種兩種以上劑的協同效應,起到良好的防霉作用。